
跨越半世纪的爱恨纠葛:沉樱与梁宗岱的文学情缘配资平台查查网
1970年代的一个午后,在美国寓所中,年迈的沉樱颤抖着双手捧起一份泛黄的手稿。那是她阔别多年的丈夫梁宗岱的笔迹,熟悉的字迹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,将她带回半个世纪前的青春岁月。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,往日的怨恨在这一刻烟消云散。她提笔写道:时光的印记如此清晰,令人惊心动魄。如今盛年已逝,何必再执着于老年的固执?在这故交零落的晚年,这对曾经的恋人终于以故人相称。
命运弄人,从相知相爱到反目成仇,再到决然远走,这对才子佳人已经分离整整三十个春秋。
文坛新星的爱情初体验
在遇见梁宗岱之前,沉樱已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婚姻。这位原名陈瑛的山东姑娘,中学时代就被鲁迅的作品深深吸引。考入复旦大学后,她开始用文字描绘时代风云。1928年,21岁的沉樱发表处女作《回家》,其新颖的写作手法立即引起文坛瞩目。茅盾特意撰文称赞:此等风格,在当今文坛实属罕见,我甚为欣赏。
展开剩余83%在名家提携下,沉樱迅速崭露头角。出于对鲁迅的敬仰,她开始研究日本文学,并取沉樱为笔名,寓意沉静的樱花。短短数年间,这位年轻女作家就出版了多部小说集,成为文坛新星。与她笔下那些为爱痴狂的青年男女一样,沉樱也很快坠入爱河。
当时,沉樱活跃于校园文艺活动。她不仅才华横溢,更兼有出众的外貌与标准的普通话。外文系教授洪深十分赏识她,力邀其加入复旦剧社。在排演话剧《女店主》时,沉樱与男主角马彦祥擦出爱情火花。这位出身名门的才子(其父是北大教授、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)很快与沉樱步入婚姻殿堂。他们的婚礼简单而新潮,由洪深担任主婚人,双方父母均未出席。
然而这段婚姻来得快去得也快。当沉樱怀孕后,马彦祥将她送回北平老家,自己则继续四处奔波追求戏剧梦想。1931年,女儿出生之际,马彦祥却移情别恋。沉樱没有哭闹,而是果断选择离婚,将这段感情彻底封存在记忆深处。
与梁宗岱的文学之恋
离婚后,沉樱迁居北平,经常参加朱光潜组织的读诗会。在一次聚会上,一位身着蟹青色旗袍、操着流利北京话的女士引起了诗人梁宗岱的注意。这位28岁的留法归国学者,时任北京大学法文系教授,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在文坛享有盛誉。
随着交往的深入,梁宗岱的才华彻底征服了沉樱。他们相爱的瞬间,被梁宗岱永远定格在诗句中:我不能忘记那一天/我们互相认识了/伊低头赧然微笑地走过/我也低头赧然微笑地走过......
然而好景不长。1934年,梁宗岱原配夫人突然找上门来。尽管这段包办婚姻早已名存实亡(对方已改嫁生子),但在别有用心者的挑唆下,原配要求支付抚养费。官司败诉后,梁宗岱不仅损失钱财,更名誉扫地,最终被北大解聘。
沉樱没有因此退缩,她陪伴梁宗岱远赴日本散心。在那间临海的小屋里,梁宗岱潜心写作翻译,沉樱则负责照料生活。闲暇时漫步海滩,将拾来的海葵、小蟹养在鱼缸里,沉樱亲切地称这个微型海洋为我们的海。作家巴金曾造访他们的爱巢,见证了他们在松林中的安静生活里幸福沉醉的时光。
这段宁静的隐居生活持续了一年,梁宗岱完成了诗集《一切的峰顶》的翻译工作,而沉樱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文学风格的影响。1935年回国后,两人正式结为夫妻。当小提琴家马思聪夫妇来北平演出时,四人结伴同游,留下许多美好回忆。
婚姻危机与决裂
婚后,梁宗岱任教于南开大学,沉樱继续创作小说。随着大女儿出生,家务缠身,她的写作逐渐停滞。抗战爆发后,全家辗转至重庆,住在北温泉附近。虽然生活艰难,梁宗岱仍创作出著名的十四行诗《我们底幸福在夕阳里红》。
然而这份幸福是建立在沉樱的牺牲之上的。在给友人的信中,她倾诉道:天天为换佣人操心,难得一刻清静,又加我的身体不好......文章的事虽然时刻惦记在心里,但几次勉强去写,身心都不允许写下去。
1943年,婚姻遭遇致命打击。梁宗岱回广西处理家产时,竟与粤剧演员甘少苏相恋,不仅为她写诗,还出资助其赎身,并公开宣布结婚。消息传来,已有身孕的沉樱默默流泪,带着两个女儿搬去妹妹家居住。
当梁宗岱返回重庆时,沉樱已经生下儿子。尽管他试图挽回,甚至亲自牵着一只奶羊步行送去,但沉樱坚决拒绝这种三人行的生活。她让弟弟和表兄警告梁宗岱不得再来纠缠。最终,梁宗岱带着甘少苏回到广西老家。
远走他乡与晚年和解
抗战胜利后,沉樱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上海教书。当梁宗岱提出接他们去广州同住时,她再次拒绝。1948年,沉樱毅然带着年幼的子女远赴台湾。临行前她对好友赵清阁说:要走得远远的,永世不再见到梁宗岱!然而讽刺的是,她行李中为数不多的几本书里,就包括梁宗岱的诗集。
在台湾,沉樱独自抚养三个孩子,与林海音、琦君等作家成为挚友。随着孩子们陆续赴美,孤独中的沉樱开始重新审视与梁宗岱的感情。1963年除夕,她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:我们这分散五处的一家人......这第五处指的就是梁宗岱。事实上,她从未办理离婚手续,在台湾与友人通信时,落款始终是梁陈瑛。
1976年中美关系缓和后,二女儿思清回国探望父亲。当30年未见的女儿站在门前说找我爸爸——找你时,梁宗岱热泪盈眶。思清带回的父亲手稿,让沉樱潸然泪下。她在给梁宗岱的信中写道:我常对孩子们说,在夫妻关系上,我们是怨藕,而在文学方面,你却是影响我最深的老师......这里藕谐音偶,道尽了她复杂的心绪。
1982年,沉樱终于回到阔别多年的大陆,却始终不愿与梁宗岱见面。或许她希望记忆永远停留在青春时光。次年梁宗岱去世,当有人称她师母时,她双颊微红,微微笑了一下;回忆往事时,她笑着说:他就是那德性!
1988年4月,沉樱在美国逝世。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,一生最难以释怀的配资平台查查网,就是与梁宗岱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恨情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